随着校企融合的营地教育模式逐渐走进校园,企业与高校人才的交流沟通,带来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未来将会有无数充满智慧的营地梦想成真,无数新的教育分支破土发芽。
露营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一直都面临着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的困境。今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为适应“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紧培养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体育旅游等各类专门人才,为闭塞的房车露营产业打开了大门,一些营地投资管理公司纷纷与高校达成合作。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就像一场“接力赛”,促进了校企的协作共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及露营文化的传播。
人才缺口
校企合作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学院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的内在要求。目前,国内露营管理人才情况并不理想,大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露营知识培训,随着消费升级和休闲度假的需求增长,露营行业迫切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而校企之间的通力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瓶颈问题,是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露云娜美CEO郭珈铭表示:露营旅游在国内属于新兴业态,在高校的课程里还没有针对户外旅游服务的专业课程,而在露营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亟待转型的机会,找到一个新的专业的方向,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人才,打开学生快速就业的通道,这也是社会的需要。上个月我们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签约合作,经过双方顶层架构深入的交流探讨,计划在明年3月份以前推出一系列露营旅游知识专业课程。通过在学生阶段的培养和实践,学生毕业之后会更好地适应露营旅游新兴业态的工作。我们在思考为行业输送露营管理人才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完善营地的人才库。因此,企业、营地、学校之间都有着非常好的愿景,互相接力,共同推进露营行业发展。
无缝对接
随着合作模式的不断深化,开展一系列可持续计划与定制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专业人才管理定向班,派遣专业团队给学生授课,针对各类营地主题制定不同的课题,建设露营管理人才和管理体系梯队,以及对管理人员梯队进行良好的培养方式。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培训再到实践,把学生培养到管理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优秀学生将作为“优才计划“来培养,毕业后会输送到各个营地做最基础的管理岗位,从而再给他们一个晋升的平台和空间。从源头上,让学生真正的去了解什么是营地,什么是户外旅游,教育年轻的一代,让他们未来能够走到露营地里来。这不仅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露营产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缓解营地招聘难的困境,而更为关键的是为整个露营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东风和市场刚性需求的日益增长,房车营地体量飞速增长。但作为一个新生业态,也会有大量的房车营地因缺少专业的管理运营而出现生存危机。在市场对房车营地的规划建设、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大趋势下,房车营地的商业模式必须从过去以房车销售驱动的粗放式模式向以专业运营管理驱动的精细化模式转变,通过与学校等相关领域跨界交流,培育高素质人才似乎是明智之举。
结语
诚然,校企融合的营地教育模式,为露营行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与国外150多年的营地教育历史,还相差甚远。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营地教育理念,还需要更多跨界思维和丰富的专业课程才能满足营地的需求。露营打造的是一种户外旅游的概念,承载了户外体验的空间,亲子教育、青少年拓展、体育休闲等活动都包含在内,是多种专业知识和经验累积的汇集。如何通过体验式学习,培育出更高品质的营地,和更多优质的户外体验服务,是接下来营地教育产业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营地定位值得我们去深挖的领域。
本篇文章来源于: 越野e族房车与露营